有效突破的关键技术特征
来源: 日期:2025/1/13
有效突破前的技术分析,尽管给出了三种典型的技术形态,但是“有效突破”充满了不确定性。既有是否突破的不确定,也有突破时间的不确定。交易者在有效突破前进场,往往在付出极大的时间成本之后,很可能是小赚、平手,甚至是小亏离场。根据价格运动的惯性特征,一些裸K线交易者会偏向于在有效突破之后进场,参与有效突破后的趋势结构交易。
这样交易的技术原理是,当先前的阻力线变成支撑线的时候,交易者根据价格运动的对称特征,至少能够主观认为价格会有一个等于前区间结构空间的对称上涨。因此,有效突破的初期,价格停留在先前阻力线附近的时候,可以认为是新区间结构支撑线的小型区间,这是一次高质量的交易机会。
将上述技术原理对应到盘势上,有很大的可能性出现一次甚至多次典型的压力支撑互换的技术形态。需要注意的是,日K线图上形成的有效突破,并不一定会在日K线图上呈现压力支撑互换,而是可能会在更小级别的时间周期上出现,例如30分钟K线图,甚至是5分钟K线图。
强趋势结构的有效突破通常以实体大阳线的形式出现,也常见阻力线上方的跳空实体大阳线。正常趋势结构,尤其是弱趋势结构有可能是一组小K线爬上阻力线。但是,有效突破在完成压力支撑互换之后,都应该出现一根标志性的趋势大阳线,形成更高的高点HH。
裸K线交易法中,针对有效突破的确定,通常使用两个技术工具:压力支撑互换和趋势性的标志大阳线。
如图1所示,大阳线突破阻力线后形成HH,之后在阻力线上方形成HL,再以大阳线形成更高的HH,形成了趋势结构。图1中的HL完成了压力支撑互换,大阳线则是趋势性的标志大阳线。

图1 有效突破的技术确认
图2呈现了强势的有效突破在更小时间周期的压力支撑互换趋势。

图2 更小时间周期上的压力支撑互换
在图2中,上面是30分钟K线图,下面是日K线图。虚线表示的阻力线价位在两个时间周期上是相同的。在代表同一时刻的红色三角形与圆圈之间,30分钟K线图的K线更密集,数量远多于日K线图。
注意日K线图上的圆圈位置,对阻力线的突破是一根涨停板的实体大阳线,之后连续两天涨停才出现回调。但是在30分钟K线图的圆圈位置,可以观察到清晰的压力支撑互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