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线交易策略的逻辑
来源: 日期:2025/2/13
掌握了K线交易法的技术分析方法,通常情况下能够对任意的走势图表所呈现的价格结构做出清晰的技术分析,并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的走势分类进行主观预测。这样的水平,对于行情分析从业者(股评家)足够了,但是对于交易者来说还需要进一步学习。
在技术分析基础上配合买卖规则,对交易细节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规划都属于交易策略的范畴。简单来说,交易策略就是以最后一根K线为参考点,对还没有出现的走势提前标注买点和卖点,并在买卖规则的约束下进场交易。
“提前标注买点和卖点”,是K线交易法对交易策略简单、直接,甚至粗暴的定义,源于交易者对盈利的根本需求。任何交易策略都必须能够“提前标注买点和卖点”,否则只能归为技术分析的范畴。
交易者进场交易,无论是低买高卖(做多),还是高卖低买(做空),都会依据特定的交易策略,并且进场的交易者都需要对自己采用的交易策略充满信仰。
例如,听消息做交易也是一种交易策略,因为这个策略确实提前标注了买点,无论消息给出的是买进价格,还是买进时间。听消息买股票的信仰基于信息来源的权威性,以及先前的市场验证。事实上,在人类投机史中,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抑或是将来,听消息做交易通常会是多数人采用的交易策略。这个交易策略不能说好,也不能说坏,因为有的时候会赚钱,有的时候会亏钱。如果采用这种策略的交易者配合一套买卖规则,同时重视风险控制,那么其不失为一个好的策略。但是,这个交易策略最大的弊端是缺乏自主性,只能被动地等待。
裸K线交易法相对于听消息做交易,可能是对立的另一端。因为K线交易者只相信自己在盘势上看见的价格行为,并根据价格行为的信号做交易,这是一种科学思维。K线交易者同样需要对自己采用的交易策略建立信仰。K线交易法作为基于科学思维的交易策略,其信仰必然来自对交易策略背后逻辑的深刻理解和信赖。
任何一个交易策略都是把市场的不确定性变成交易的确定性。还是以听消息做交易为例,所有的不确定性经由消息源的权威性都变成了确定性。
交易者:“还会跌吗?”
消息源:“不会跌了,这里就是底。”
交易者:“什么时候卖?”
消息源:“听我消息。”
同样是把市场的不确定性变成交易的确定性,K线交易法则是通过逻辑链的形式完成的。
第一,承认市场的不确定性。根据道氏理论,价格运动是主要趋势运动、次级运动和日间运动三种不同时间架构下的混合运动,充满了不确定性。
第二,技术分析建立确定性。历史重复和供需法则是K线交易法技术分析的底层逻辑。在此基础上,K线交易法对价格行为进行了有效的解构,分为区间结构、趋势结构以及连接两者的突破。
第三,建立技术分析的工具系统,分析具体的价格行为,同时主观做出判断。主观判断后,对于K线交易者来说,当下或是随后的一段时间,价格运动就由不确定性变成了确定性。
第四,配合使用买卖规则和交易数学,把主观判断的不确定性变成相对的确定性,并依据特定的交易策略进场交易,长期下来能够有利可图。
很明显,听消息做交易和K线交易法,这两种典型对立的交易策略有两个共同点。首先,必须把市场的不确定性主观变成交易的确定性。听消息做交易采用的方法是信任权威;K线交易者则是相信知识。其次,需要控制风险,以防止主观判断的错误。在这一点上,听消息做交易的人各有门道,通常会是少量或是适量参与,通过本能控制风险;而K线交易者则有一整套买卖规则和风险控制的方法。
对交易策略的逻辑分析表明,任何交易策略都不可能降低市场本身的不确定性,只能主观地把不确定性变成确定性。因此,任何一种交易策略的逻辑前提,都是主观假设或是判断,即将出现一段相对确定的价格运动,从而提前标注买点和卖点。
K线交易策略的逻辑需要在技术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一套规则来证明主观假设或是判断的正确性,从而获得相对的确定性。
K线交易策略的逻辑规则包括以下五点。
(1)价格运动的相对确定性。K线交易法的技术分析提供了逻辑上的支持。
(2)合适的盈亏比。交易策略提供的买点和卖点必须有利可图,K线交易法的辅助线能够作为参考量度工具。
(3)正确性的证据。K线交易法解决的方法是“信号K线”后做交易。其背后的逻辑如下。
第一,信号K线本身就是重要的价格行为信号。
第二,信号K线能够提供更有效的止损设置。
第三,信号K线随后的几根K线能够提供更多的价格行为信息。
换一个说法,就是K线交易法在交易策略中使用了前辈大师们常说的“对路”概念。对路首先就是要出现信号K线,随后的K线符合主观判断的价格走势。直白地说,就是买对了,卖对了。因此,K线交易法的交易策略,除了依据技术分析标注出来买点和卖点之外,更重要的是还有一个买点和卖点之间“对路”的走势图。交易者依靠“对路”的走势图能够更合理地解决正确性的证据问题。
(4)容错性。没有任何技术保证买了就涨,卖了就跌。交易者进场后,在一定时间内都会承受或多或少的亏损。问题在于,交易者究竟要承担多大的亏损,才应该主观认为个人的判断错了,并止损离场。因此,止损价格的设置规则,就决定了交易策略的容错性。简单来说,止损越大,胜算就越高,容错性就越好;但与此同时,盈亏比也在快速下降。
事实上,容错性既表现在买点,也表现在卖点。例如,价格与计划的卖点就差几分钱或是几个点怎么办。很明显,交易策略重点需要解决的难题是容错性的平衡。
但是,止损价格的设置规则决定了容错性的平衡,这是一个表面正确的观点。例如,进场后该涨不涨,交易者难道真的要等待价格击穿基于信号K线的止损价格吗?前辈大师们的观点是,进场后价格运动如果没有出现预计中的走势,多数情况下就是错了。换句话说,“对路”的走势图才是解决容错性的正确逻辑。进场依据信号K线,离场则需要更多地考虑是否对路。
关于容错性,交易策略还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同一个交易小区间,进场次数的问题。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甚至没有勉强算是合理的答案,要依据交易者的个人偏好和习惯而定。
裸K线交易法的交易策略是在内在逻辑支撑下,能够提前标注买点和卖点,还有一张买点和卖点之间的“对路”走势图。在这样的基础上,利用买卖规则,能够最大限度地把价格运动的不确定性,变成交易者能够把握的相对确定性。由此建立对裸K线交易策略的信仰。
需要提醒的是,随后讨论的各种交易策略都有一个假设前提,即技术分析画出的辅助线都是正确的,调整辅助线也都是正确的。这是必需的假设前提,否则不能对交易策略进行有效讨论。但是,这样的假设前提在真实的交易中,即使是最优秀的交易者也不可能总是做到。
因此,交易者要牢记一点,随时关注自己画的辅助线是否与盘势的价格行为一致。如果不一致,多数情况下是交易者自己出错了,即在价格运动中画错了辅助线。因为任何一段完成的走势,所有的交易者都能画出几乎一模一样的辅助线。
(5)K线交易策略的学习方法。K线交易策略的逻辑再次证明了K线交易法本质上是“看图说话”。交易者看着盘势上的K线图,尝试着读懂图表所代表的价格行为,然后按图索骥,进行交易。交易策略的原理很简单,提前标注买点和卖点也不难。难点在于交易策略的真实执行,对路了要拿得住,不对路能跑得快。很多人把执行难归结于交易者的心理问题,这样的归因并不是完全合理的,更可能的原因是交易者缺乏相应的知识和训练。例如很多交易者可能并不知道,交易策略中除了买点和卖点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对路”的走势图。因此,掌握K线交易策略需要针对性的学习和大量的训练。